
1
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
一、现代人的悲剧希望拥有幸福,是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生命最终极的目标。
2
如何面对痛苦和幸福
很多佛教徒虽然懂得不少佛教理论,甚至还学过五部大论——中观、因明、慧度等深奥的佛法精华论著,但因为修行的问题没有解决,所以无法处理好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,无法将学到的佛教理念落实、应用到生活当中,时常被生活中千奇百怪的难题弄得焦头烂额。
3
戒杀放生的功德
关于戒杀放生的功德,想必大家都多多少少地知道一些。在以前关于放生的开示中,也讲过一些戒杀放生的功德,所以一看到这个题目,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已经是老生常谈,是不值重提的话题,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此,显得有点多此一举。
4
素食的意义
我曾专门著书讨论过吃素的功德和吃肉的过失,下面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此书中的部分内容。
5
关于放生
作为佛教徒,我们经常放生。如果如法地放生,功德是不可思议的;如果不够如理如法,功德就要大打折扣。所以,了知如何如法地放生,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。
6
世界和平共处的窍诀——平等生存
顶礼无缘大悲观世音菩萨!如果从月球上回首遥望,就会看到在浩瀚无垠、一片漆黑的太空中,密布着无数的行星和恒星,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大千世界之一隅。其中如同沧海一粟般极不起眼的、有山有水的蓝色星球,就是我们的故乡——地球。
7
受戒行善的殊胜日
藏历是根据密续《时轮金刚》中所说的星象规律与天文历算法推算出来的结论。千百年来的事实证明,无论是藏历的日食、月食日,以及每月望日与晦日的确定,其精确度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其他历算方式所得出的结果。
8
如何转病苦为道用
一、转病苦为道用的重要性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,是一个很重要的修法。作为佛教徒,如果能有比较高的证悟境界,则疾病、痛苦等都能妥善地对待;但如果修行的层次没有那么高,则遇到生病或其他的痛苦时,大多数的人都会感到手忙脚乱、无可奈何。所以,我们就讲讲这个专门针对病痛的修法。
9
四谛——脱离生死的出路
四谛与二谛(世俗谛及胜义谛)有什么不同呢?二谛是见解的对境;四谛虽然也有见解对境的成分,但主要是以修持方法为重点,始终围绕着如何修持才能获得解脱的主题而宣讲的。所以二谛与四谛在佛教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常识,如果能够了解,就会对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帮助。当然,如果不广学二谛或四谛等佛教的太多理论,而只是在学到适当的理论后便专修也可以,但除了一些极利根的人以外,就很容易出差错。
10
二谛——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
一、概述(一)中观的分别
11
十二缘起支——生命轮回的次序
一、精通十二缘起支的重要性十二缘起支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,主要讲了在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)中,欲界的人或者其他胎生有情,经过前世→现世→后世的三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。也就是讲,我们来的时候是怎么来的,走的时候是怎么走的。
12
梦幻世界
在这里,我准备与一些未入佛门的非佛教徒分享一些佛教知识,做一次轻松愉快的文化交流。我相信佛陀的智慧会给每一个人带来光明,佛陀的慈悲也会给每一个人带来幸福、开心与欢喜。